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哲学意蕴
核心观点
●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进行民主革命,后者反映人民的现实利益,前者反映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必然归宿,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姓“共”,始终笃信和坚持共产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又懂得,党的使命最终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把完成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作为实现远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命的完成不是靠党孤立奋斗,而是组织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人民群众的斗争最终决定历史进程,但人民的斗争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为人民利益奋斗,得到人民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中来推进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更是新时代新任务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政治坚定的高度统一。关于历史使命的观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深刻思考,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使命的确立: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动性的结合
党的成立和使命确立顺应了历史潮流。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非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继承前人留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党的成立和斗争就是如此。从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在漫漫长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实现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自由幸福就成为中华儿女最强烈的梦想,就成为中国那个时代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虽然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与斗争,但都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领导而失败。
新的斗争实践呼唤新的理论自觉,并催生新的政治势力。参加过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之誉的熊秉坤,后来加入中华革命党,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他现身说法,认为国民党过于松散,非常赞成在中国建立共产党。当时,通过在中国成立共产党来解决积贫积弱的社会问题,在很多人那里成为一种共识。因此,为了适应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顺势而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革命与救亡的使命,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进行民主革命,后者反映人民的现实利益,前者反映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从中国共产党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党章有了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章规定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已经不是抽象地来谈人民利益,而是讲执政党怎样具体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强调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都一以贯之,“使命”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使命的历史性内涵:坚持远大理想和各个时期具体任务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必然归宿,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姓“共”,始终笃信和坚持共产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又懂得,党的使命最终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把完成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作为实现远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使命的实现找到科学的“两步走”革命路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革命“两步走”思想。即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说,“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发展前途。1921年-1949年就属于革命的“第一步”——民主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49年-1956年就属于革命的“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为使命的实现设计科学的“三步走”建设方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956年到2050年这个时间段,我们党找到科学的“三步走”方案。第一,“小康社会”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后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了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梦想。“三步走”战略在十三大上被正式确认,中国共产党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百年使命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温饱走向小康、从小康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新时代的“新三步”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进而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党对新时代的新三十年做出新的战略安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它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绘就了强国路线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使命的动力:党的先锋队作用与人民创造历史作用相统一,为实现使命找到强大力量
使命的完成不是靠党孤立奋斗,而是组织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人民群众的斗争最终决定历史进程,但人民的斗争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为人民利益奋斗,得到人民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同时,以科学的纲领政策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团结和引领亿万人民群众参与自身解放的伟大事业,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觉醒。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尽管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党的具体政策不断有所调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领导人民为自身利益而奋斗的追求,贯穿在党的全部实践中。在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27年至1932年,仅在刑场上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就在100万以上。另据七大时的估计,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在战场上牺牲的有76余万,其中有共产党员32万。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的政党及其成员,才能有这样大无畏的英勇奋斗和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和牺牲。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认识了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与党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形成了“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鱼水关系。
解放战争初期,一方是用飞机加大炮武装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另一方是小米加步枪武装的120万人民解放军,两党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然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武器的优劣,而是人心的向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得到人民的支持,解放战争开始时,在东北的解放军部队只有一二十万人,经土地改革得到翻身解放的农民,为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加子弟兵,3年后,已经成为百万大军。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多达百万,人推肩扛的运输力量超过了国民党美式装备的机械化车队,保证了前方供给,创造了中外军事运输史上的奇观,人们说,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何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征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相信、发动、组织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得党的先锋队作用与人民创造历史作用相得益彰,为实现使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使命的推进: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坚持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相统一,使战斗力提高得到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党的先进性赋予党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这是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从党的百年历程来看,党的伟大不在于不出现失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现实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善于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在建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党内就出现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等重大错误,几乎葬送了党的事业。在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纠正错误,通过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整风推动全党的自我革命,向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宣战,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夺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新的课题时,由于理论和实践准备不足,出现了“大跃进”“反右”等“左”的错误,共产党人依然靠着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革除自身的病症,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直面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将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正本清源、激浊扬清,以“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攻克不了的顽瘴痼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正是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生动实践。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无论是党的自我革命,还是社会革命,都体现在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上。党的使命实现的过程,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结合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的思想。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双重的目的。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中来推进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更是新时代新任务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