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从培养静气、正气、生气开始思考
审核: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6-04-20
点击: 3495次
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其的本质是爱的事业。大学的培养目标不能仅是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是要使学生作为一个“人”得以全面发展,那么高校的建设就要首先要培育校园大气,应当以培育静气为基础,以培育正气为保障,以培育生气为升华。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培育校园静气、正气、生气,从而探索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思路。
一、培育校园静气,营造平安校园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气是修养,而更多的是智慧的体现。
首先静气是治学的前提。乔治·桑说过:“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校园需要静气,那是因为学习和思考都需要安静的环境。而作为大学生者乃是求知若渴的活跃群体,为人之初、学问之始理应耐得住寂寞。
其次静气是成熟的标志。对于高校大学生们来说,静气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从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淡定。高校的静气来源于“海纳百川”的宽容与气势。
再者静气是文明的体现。高校大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安静,处理矛盾纠纷的平静,遭遇逆境困境的宁静,面对利害冲突的冷静,坚持先人后己的清静,抵制歪风邪气的肃静,胸怀理想信念的寂静,这些都应该是校园静气的文明表现。可见,静气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它是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外化体现。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心理负荷重,精神空虚,心态浮躁,其结果往往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相反,心有静气、善于自控的学生则很少出现差错。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个显明的意识浮上了我们的心头:培育静气应该重点突破,营造平安校园应该关注问题学生。
1.创立校园心理咨询室、聊天室。大众教育模式取代精英教育模式以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推进学生工作的深入,创办由校领导主持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师主持的心理咨询室显得尤为必要。随时接待学生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和心理问题。这样即排除了众多的隐患,从而又赢得学生的信任。使之不仅仅是心理咨询的场所,而是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
2.制订违纪受惩学生改错制度。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的高校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一般都采取了固化的做法,学生一经处分便终身难改,许多学生从此一蹶不振。为了使学生改正过失、慕义向善、忠诚笃厚、进德修业、共求进步,特制订违纪受惩学生改错制度则是为了给受处分的学生以重新改过的机会。
自学生受惩之日起,辅导员及有关老师要对其进行考察,并坚持不定期地与受过处分的同学开展谈心活动,力争把违规学生改过的过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对表现突出事实及时申报嘉奖,达到一定的量化标准,则可以变通其处分。这样就给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安静的校园氛围会让大学生们及时摆脱年少轻狂的幼稚冲动,平安校园的建设由此可以进入良性循环。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待自己,安静的氛围就会相伴相随;只要我们宽容他人,平静的感觉就会挥之不去;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清静的乐趣就会刻骨铭心。
二、培育校园正气,营造文明校园
所谓正气,就高校而言本质上是指在校园内逐渐形成的优良文化形态,它包括积极的校园精神、优美的校园风貌、科学的价值观念、浓郁的学习氛围、高雅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它深刻反映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然而应当看到,就在这美丽的校园中,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也会出现不文明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受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的影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了他们的T型舞台。这不仅违反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高校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文明主流极不相符。这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弘扬校园正气是培育校园大气的紧迫课题。
实践启示培育校园正气,必须靠行为规范树立正气,靠舆论导向弘扬正气,靠先进典型彰显正气,靠监督管理维护正气。
1.创立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严格依照制度办事。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就是因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的。为了便于监督和保证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特创建了学生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由院系执行)和班级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同时会同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等行政执行部门对学生工作的具体目标进行量化考核,从而真正实现把学生工作的任务落到了实处。这种上下联动的二级目标管理制度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年终评估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学年度为单位实施考核评比。它对于班级、院系、职能部门的工作都能发挥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因而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离不开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宣传。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理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利用本校内先进典型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文明教育,每月举办一期典型事例宣传讲座。由于贴近学生,这些先进的事件和人物会在大学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标尺。
三、培育校园生气,营造书香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风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如果想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位置,学风的建设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目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学生急于成名,或急于获利,对于他们而言读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谋职。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下降,而网络的浏览率增长了5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倡导一种好的学风,唤起人们的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1.创立读书工程。由于市场经济的浮躁心态,部分学生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书籍的阅读上。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大张旗鼓地启动读书工程,营造书香氛围。读书工程有别于读书节、读书月的短期行为,它将是持之以恒、润物无声的文化大餐。
读书工程依然是上下联动。由校方图书馆发起,院系和班级一起运用系列讲座、影视欣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心得座谈、读书测试、文艺表演、征文比赛等形式,扎扎实实地打造书香校园,从而为全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立大学生学业目标管理。高校大学生学习潜力也很大,但入学以后往往由于不明确学业目标及学习方法而陷入迷茫。为此,对所有在校生实行学业目标管理就势在必行。高校学生一入校就对他们分别介绍学历考试、公共等级考试、职业技能考试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并张贴在各班墙上或人手一份,组织辅导员帮助全班学生制定在校期间总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开展《考试与职业规划》的讲座及咨询。这样,新生入学以后即对在校期间的学业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样的被背景下大多说学生都会以学业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一松劲、大二紧张、大三散漫、大四无助的状况。通过学业目标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本身就有利于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
一、培育校园静气,营造平安校园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气是修养,而更多的是智慧的体现。
首先静气是治学的前提。乔治·桑说过:“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校园需要静气,那是因为学习和思考都需要安静的环境。而作为大学生者乃是求知若渴的活跃群体,为人之初、学问之始理应耐得住寂寞。
其次静气是成熟的标志。对于高校大学生们来说,静气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从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淡定。高校的静气来源于“海纳百川”的宽容与气势。
再者静气是文明的体现。高校大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的安静,处理矛盾纠纷的平静,遭遇逆境困境的宁静,面对利害冲突的冷静,坚持先人后己的清静,抵制歪风邪气的肃静,胸怀理想信念的寂静,这些都应该是校园静气的文明表现。可见,静气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它是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外化体现。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心理负荷重,精神空虚,心态浮躁,其结果往往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相反,心有静气、善于自控的学生则很少出现差错。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个显明的意识浮上了我们的心头:培育静气应该重点突破,营造平安校园应该关注问题学生。
1.创立校园心理咨询室、聊天室。大众教育模式取代精英教育模式以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推进学生工作的深入,创办由校领导主持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师主持的心理咨询室显得尤为必要。随时接待学生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和心理问题。这样即排除了众多的隐患,从而又赢得学生的信任。使之不仅仅是心理咨询的场所,而是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
2.制订违纪受惩学生改错制度。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的高校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一般都采取了固化的做法,学生一经处分便终身难改,许多学生从此一蹶不振。为了使学生改正过失、慕义向善、忠诚笃厚、进德修业、共求进步,特制订违纪受惩学生改错制度则是为了给受处分的学生以重新改过的机会。
自学生受惩之日起,辅导员及有关老师要对其进行考察,并坚持不定期地与受过处分的同学开展谈心活动,力争把违规学生改过的过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对表现突出事实及时申报嘉奖,达到一定的量化标准,则可以变通其处分。这样就给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安静的校园氛围会让大学生们及时摆脱年少轻狂的幼稚冲动,平安校园的建设由此可以进入良性循环。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待自己,安静的氛围就会相伴相随;只要我们宽容他人,平静的感觉就会挥之不去;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清静的乐趣就会刻骨铭心。
二、培育校园正气,营造文明校园
所谓正气,就高校而言本质上是指在校园内逐渐形成的优良文化形态,它包括积极的校园精神、优美的校园风貌、科学的价值观念、浓郁的学习氛围、高雅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它深刻反映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然而应当看到,就在这美丽的校园中,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也会出现不文明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受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的影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了他们的T型舞台。这不仅违反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高校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文明主流极不相符。这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弘扬校园正气是培育校园大气的紧迫课题。
实践启示培育校园正气,必须靠行为规范树立正气,靠舆论导向弘扬正气,靠先进典型彰显正气,靠监督管理维护正气。
1.创立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严格依照制度办事。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就是因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的。为了便于监督和保证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特创建了学生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由院系执行)和班级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同时会同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等行政执行部门对学生工作的具体目标进行量化考核,从而真正实现把学生工作的任务落到了实处。这种上下联动的二级目标管理制度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年终评估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学年度为单位实施考核评比。它对于班级、院系、职能部门的工作都能发挥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因而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离不开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宣传。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理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利用本校内先进典型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文明教育,每月举办一期典型事例宣传讲座。由于贴近学生,这些先进的事件和人物会在大学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标尺。
三、培育校园生气,营造书香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风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如果想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位置,学风的建设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目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学生急于成名,或急于获利,对于他们而言读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谋职。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下降,而网络的浏览率增长了5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倡导一种好的学风,唤起人们的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1.创立读书工程。由于市场经济的浮躁心态,部分学生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书籍的阅读上。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大张旗鼓地启动读书工程,营造书香氛围。读书工程有别于读书节、读书月的短期行为,它将是持之以恒、润物无声的文化大餐。
读书工程依然是上下联动。由校方图书馆发起,院系和班级一起运用系列讲座、影视欣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心得座谈、读书测试、文艺表演、征文比赛等形式,扎扎实实地打造书香校园,从而为全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立大学生学业目标管理。高校大学生学习潜力也很大,但入学以后往往由于不明确学业目标及学习方法而陷入迷茫。为此,对所有在校生实行学业目标管理就势在必行。高校学生一入校就对他们分别介绍学历考试、公共等级考试、职业技能考试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并张贴在各班墙上或人手一份,组织辅导员帮助全班学生制定在校期间总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开展《考试与职业规划》的讲座及咨询。这样,新生入学以后即对在校期间的学业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样的被背景下大多说学生都会以学业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一松劲、大二紧张、大三散漫、大四无助的状况。通过学业目标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本身就有利于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