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xin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当前位置 : 首页>>系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浅谈当代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审核: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6-04-20 点击: 3409次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传颂至今,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90后大学生所遗忘。90后的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学校和社会给予他们了太多的爱和关注,他们太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当代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感恩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所谓感恩,就是 “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而现代心理学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教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它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真唤真,以善扬善,深挖真善人性中的原动力,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和朦昧的良知,以此治心扶志,点燃心中激情,激发人本潜能,重树成功信念与报效责任,从而促进道德认同、人本理解和个性发展。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懂得识恩,学会回报,把报恩看成自己的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同时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基点。加强当今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决不是简单地培养一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意识,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加强大学生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分析
感恩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品质操守。虽然当代90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就感恩意识而言,他们基本上属于感恩教育缺失的一代。当代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当代90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积极、健康的,但有些共性问题仍然值得深思和探讨。当前部分学生与父母联系的主要动机是要钱,仅少数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为其所做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部分高校里的一股暗流。这些问题确实反映出90后大学生身上存在这种令人忧虑的倾向。
2. 缺乏对师长的感恩之心。尽管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迫于高考的压力,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看作第一要素,始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重要砝码。同时,近年来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当代90后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父母过于溺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沟通和互补,逐渐导致学生缺乏对师长的感恩之心。如今有的同学整天抱怨学习太辛苦,嫌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老师上课他不认真听讲,有时甚至还打瞌睡,教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教师,有时还抱怨老师管得太严。更有甚者,对老师的管教恩将仇报。感恩老师应该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便将来有更好的机会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缺乏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当代90后大学生由于后天教育和当代社会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状态,形成了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回报才奉献”等心态,造成了不少负面效应。社会上每年,都会给大学生颁发很多的国家助学金、政府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等,但是很少学生会对社会的资助心存感激,而更多的是看到社会的负面影响,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甚至用恶劣的言语抨击社会。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息息相关。
三、当代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当代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在部分大学生享乐思想严重、责任观念淡薄,感恩意识缺失;人际关系功利化、人情冷漠、淡忘恩情;亲情感恩观念淡化、“索取”与“感恩”心态失衡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
1.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疏忽了感恩教育。当代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数从小就没有接触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体味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 ,而且还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他们对自身生活缺乏反省,理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不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未思考过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2.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弱化了感恩教育。时下,90后的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父母不仅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作为家长,只知 道一味地给予孩子“爱”,而忽略了教育孩子如何去关爱别人。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们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无形之中就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绝不仅仅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更多的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恩是生命的一个重要要素。
3.学校教育、智育与德育失衡,忽视了感恩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90后大学生面临者严峻的就业形势,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往往是过大的空洞的教育,过多的大理论,缺乏最实际最能触动人心的教育,中国传统伦理中仁、义、礼、智、信以及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这些都与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4.市场经济的社会负面效应,影响了感恩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际关系被打上了实利化和物质化的烙印,见利忘义的情况时有发生。90后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更不懂得如何表达对父母、亲朋、教师以及社会的感激之情。
四、当代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1.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感恩教育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升其生命质量。感恩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质功能只有一个就是对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升。90后大学生享受了太多的爱,很多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很有必要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他们享有这一切,他们也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学会了感恩,他们自私自利的欲望就不会无限制地膨胀;学会了感恩,他们就会踏踏实实地生活,不会被一些虚幻目标所迷惑,微笑面对每一个帮助他的人;学会了感恩,他们就会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感激社会的恩惠,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2.加强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感恩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 有助于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形成和谐的人格。感恩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大学生德育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的教育,而是德育的一个切入点。如果和一些课程结合起来,联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价值等内容来教育引导,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了解自身所担负的责任,这种教育的效果会远远好于空洞的说教。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切实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3.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和谐相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倡导感恩教育。人只有有了感恩之心,才会做出感恩的行为,并因此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善良的生态。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融洽,世界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宝贵人才,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人格魅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五、当代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
 1.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父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世界上有两个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们便是我们敬爱的父母。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父母的爱是世间最无私、最真诚、最崇高的感情,他们所给予我们的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他们都深爱自己的儿女,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感到迷惘而不理解罢了。只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这份爱,相信雨后的晴空会更精彩!
2.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师长。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90后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感恩老师应该把你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便将来有更好的机会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社会。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感恩更多时候也需要我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去做贡献。而现在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六、开展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1.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感恩环境,小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大到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前提。
首先,家庭方面。家长要注意从思想上和生活细节上逐渐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之能够体验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其次,学校方面。要发挥辅导员和“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成长历程进行思考,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意识,教育他们懂得感恩。
再次,社会方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都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使他们心存感恩,感谢社会。
2.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首先,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 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
其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要让大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盼生成材的良苦用心,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认真学习变成自觉行动;要让他们学会相互关爱、珍惜友谊、共同进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还应当抱着慈悲的心理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和品格。
3.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应该指出,感恩教育重在“情感渗染”,而不应该拘泥于教育方法方式。尤其是管理教师应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某种启发、内化,彼此共享感悟与心得,共同提高。
其次,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应利用高校德育工作方式灵活多变、教育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的主题活动,强化教育效果。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我校秉承“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到一门好专业、修养一个好品德”的培养目标,分年纪分阶段在思政教育中教会学生养好习惯、学好专业、修好品德。同时将感恩系列教育融入其中,教会学生 “识恩”、“知恩”、 “报恩”、“施恩不图报”等。
再次,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近年来,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各类助学工作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心。我校在每一次的助学金发放之前,都会让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写申请书,而得到助学金的学生要写感谢信。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学生懂得来之不易,并常怀感恩之心。
4.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身教示范作用。作为感恩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身教示范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对学生能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帮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同事的协助之恩等,让学生从教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除了应发挥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外,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
总之,在新形势下学校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抓好这项内容,学校教育只有在家长的配合下,从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主题征文和主题演讲等四个方面着手,真抓实干、坚持不懈,才能把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有高度重视感恩教育,以促进德育学科建设,并真正从创建人文关怀气息浓厚,温馨的和谐校园的理念出发,从而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校园的平安稳定,才会更好地培育出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合格人才,也才能更好地履行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应该通过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他们感恩的行为,而这也是未来的社会公德普遍提高的保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学院
在线客服

  • 张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陈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郭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赵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开